&&&&个名字,心里的恨意并没有减少,“林风声死了以后,洋楼由他的外甥家继承,这些信一直堆在他的洋楼里……”
&&&&说着,他嗤笑一声,带着对林家人天然的不屑,“我二十年前看完电影去找林家的外甥,才发现他们一直想要等着《烛火之谜》名声大噪之后,把这些书信卖给有钱人。”
&&&&于是,他们等来了康杰生。
&&&&他不愿去提林家人丑陋贪财的面孔,对这些嗜钱如命的人,怀着复杂的感谢和痛恨。
&&&&恨他们看完了衍哥的私人信件。
&&&&又感谢他们把信留给了他。
&&&&康杰生累了似的,坐在了桌边。
&&&&他眼神看书信避之如蛇蝎,又甘之如蜜糖,最终说道:“你想知道他的生平,全在信里了。”
&&&&这位中年人对逝去的林风声,坦荡无比的痛恨着。
&&&&他说:“我最瞧不上的林风声,确实是衍哥最信任的朋友。他们几乎无话不谈。”
&&&&老旧的信封,整整齐齐的摞成一箱。
&&&&从数量都能看出,宋衍有多喜欢和林风声以笔相会。
&&&&康杰生奢望了多年的信任,宋衍全部给了这位笔友。
&&&&若沧随手拿了一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厚厚的四五张。
&&&&入眼便是清秀的毛笔字体,密密麻麻的铺满信纸。
&&&&字迹带着宋衍独有的儒雅气质,字字飞扬,如同他心情一般,恨不得与林风声促膝长谈。
&&&&他说:“吾友风声,
&&&&展信安好,见字如面。夏日炎炎,我心绪不宁颇为烦躁,有时在盼康家的人全死光了才好!”
第34章 第 34 章
&&&&宋衍的字迹温柔, 有着文人的气息。
&&&&写出来的内容, 却令人不寒而栗。
&&&&萦绕在信件里的讥诮痛恨,带着对康家的讽刺和对自身的哀怨,并未因为时间消散。
&&&&那种怨与恨, 与《烛火之谜》如出一辙。
&&&&若沧沉默的看着这封信, 就像看《烛火之谜》一样, 字里行间尽是作者对命运无常的嘲弄, 对笔下人物的讥讽。
&&&&若沧翻了好几封信,时不时就有类似的句子。
&&&&宋衍悲观消极, 妄图杀之后快的思想,倒是和若沧正在饰演的宋凄相似无比。
&&&&林风声作为宋衍的笔友,承载了他大量的负面倾诉。
&&&&宋衍不只在一封信里提到:康家谋财害命, 违逆lun常,却留他一个残疾肆意羞辱,全都死了就好了。
&&&&语言会骗人。
&&&&恨意却不会。
&&&&宋衍好几封书信留下来的痕迹, 足够让若沧意识到——
&&&&《烛火之谜》应当是他的意愿。
&&&&林风声可能代笔,可能取材,但是这些写在书信里的言词, 统统化作为《烛火之谜》里的宋家形象。
&&&&无一错漏。
&&&&若沧放下信,叹息一声, 看向康杰生的视线都带上了怜悯。
&&&&“你还要招魂吗?”若沧的问题直白而尖锐,“你就不怕他恨你?”
&&&&康杰生情绪骤然激动, 被戳破了岌岌可危的底线似的反驳, “他不可能恨我!他只是恨康家!”
&&&&明明是一个家族的人, 康杰生却不为父母不为亲属,只为了他的衍哥。
&&&&偏执癫狂到这个地步,若沧再也不说林风声对世界有恨了。
&&&&他不过是如实描述了宋衍和康杰生的疯狂。
&&&&若沧突然想起,林风声以前写的小说,都是《混血酒吧女》《黑帮喋血传》之流。
&&&&突然来了一本《烛火之谜》,恐怕也是受了宋衍的影响。
&&&&满箱子的信件,若沧不必再看。
&&&&浓浓的恨意,与《烛火之谜》盘亘三十多年的怨气纠缠,本就是另一种不祥之物了。
&&&&“我帮你招魂。”
&&&&他视线深邃,也懒得深究他们背后的恩怨纠葛。
&&&&若沧说:“但是,要招你衍哥的魂魄,就得烧掉这箱书信……”
&&&&“不行!”康杰生撑着手杖急切的站起来,“不能烧掉信,这是他最后留给我的东西了!”
&&&&若沧扫过那箱理得整整齐齐的信。
&&&&看得出康杰生将它保管得很好,箱子四角没有灰尘,里面的书信也干干净净。
&&&&足见用心。
&&&&然而,若沧却说:“这不是他留给你的信。”
&&&&他讲述事实的声音无情又冷漠,“这是他留给人间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