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严痴武。也曾说过,要把孩子也教的跟他一样保家卫国。
却不想,孩子一出生。谢老太太就去了。
谢老太太跟谢老太爷鹣鲽情深只育谢严一人。谢老太爷战死。谢老太太每日都是强撑着过活,此刻看到谢家有后。才安心的去了。
一下子谢严爹娘皆无。身边唯剩妻儿。
彼时谢严也曾半夜抱紧谢夫人偷哭
守孝的日子里。谢严真实的跟谢夫人心贴着心的过了三年。
孝期一满。美妻娇子并不能留住谢严的脚步。男人都逃不过心底对权势的追逐。他始终志在西北。
将在外。嫡妻嫡子必须留京。
谢严刚离开时。都会给谢夫人写信并且送物什。
那信厚到连他每天吃的什么都写给了谢夫人
再后来,他来信说,他在西北后宅无人,需纳一妾料理家事,望谢夫人不要生气。
再后来他来信说那妾怀孕了。同时上峰又赠了两妾。他只得纳了,并对谢夫人说。不再多收妾了。
再后来他来信就是简单的一句:一切安好,勿念。
再后来就剩下无信,只有物什。
谢严或许当初对谢夫人是喜爱的。对分别是不舍的。
可他另置美妾,美人各有千秋,他能与谢夫人耳鬓厮磨生情。自然也能对三美妾生情。
天长地久,算起来就是二十年,谢严甚至有些都记不清谢夫人到底长什么样子了。
今日府外见礼,谢严骑马越走越近,那个站在最前面一身气质冷傲的贵妇,与他脑子里模糊的谢夫人彻底重叠。
是她。
自己的发妻阿筝。
谢严胡乱的想着往事已走至正院门口。都不需要人带领,他身体都能无意识的知道去正院的路该转弯了。这边该直行。
以为都记不太清楚了。原来还是记得的。
抬眼院中灯火通明。四下一片安静。唯有夏蝉知知乱叫。
谢严却觉得耳边有点吵。他听着像自己的心跳声。
他踌躇着不敢迈进去
先前那番算计早已经忘的一干二净。
此刻他甚至有点害怕。
朱老爷再次上门
昨晚谢严宿正院,一早就面圣去了
想见谢严的人还是很多的,早上已经收了不少帖子
谢严肯定也有自己想见的人
还有他带回来的那些偏将,只怕这两天都要宴请
朱瑶玉一想就觉得好烦
过了一夜,朱瑶玉才开始反思昨天
认真的反省了一下,昨日太咄咄逼人了!迅速一下子成为了最大的大坏人
或许她当时不吭声要这账册,晚上谢夫人会自己跟谢严提?
还是谢严会私下给谢夫人?
仆人都由她赶走,只怕几个姨娘庶子都讨厌自己
应该让谢夫人赶的
冲动了!冲动了!
自己变成谢夫人的枪了
也不是,是自己要强出头的
朱瑶玉东想想西想想,想到脑壳疼
索性就不想了,反正她现在大肚子,谁也不敢来叫板。
用完午饭,下午又歇了一会,这才让影月把谢严的账册拿来看一看
朱瑶玉只看了一盏茶的时间,嘲弄一笑,他把谁都当傻子呢
武将确实比文官月银高,可哪个官靠月银过日子呢?
不过也是有那种官的,那样的官通常都身带“两袖清风”这样的美名
武将毕竟是拿命搏的前程
每打一次胜仗,都会有御赐的赏银
只是这样了吗?
绝对不是的
天高皇帝远
西北苦寒,谢严却能一待就是半辈子,除了贪御赐的这名头给谢家光宗耀祖
钱财,也肯定赚的惊人
他的兵多,稍稍开一条商道,不止能养活营,还能留有余粮
就从这么多年,谢严并未多急切的向朝廷要过粮草物资,就可见一二。
再有,开个矿什么的谁会知道呢?
能早做账册,就代表谢严,是不想把家底给谢宇了
朱瑶玉叹息一声,将那账册放置一边
也不是贪谢严的银子,只不过看透了,有点替谢夫人和谢宇不值罢了
不免又有种自己和谢宇同病相怜的感慨
***
朱老爷带着李八郎朱薇一起上门拜访谢严
算是两家亲家第一次见面
朱老爷来见嫡女公公,却带庶女,庶女婿
十分别具一格
这也是朱瑶玉第一次在谢府里见到李八郎,颇觉有趣
上天安排他两做岳婿不是没有道理的
朱老爷会见贵客或者大官之类的都爱带上李八郎
李八郎就是他的依靠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