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的巡逻无声进行,大家默契地为她营造出一个安静的环境。
等她再醒来时,已然日上三竿。
暖阳当头,她蒙了一瞬立刻回过神,忙下床,屋内各样的瓶瓶罐罐已经被收拾干净,返回的李太医看到她茫然的模样,“药房已经收拾出来,老朽让人先把这里的东西清了。”
“嗯,好。”马上融入角色,她迅速起身帮忙,季睦洲已经带了两个人在外候着,等着转移景墨。
“现在可以转移了吗?”季睦洲过问沐惜月的意见。
她看了眼仍然昏睡不醒的人,点头,“小心点。”
这可是一国之主,高高在上的皇上,谁敢不小心?士兵们手都不敢抖一下,将人平平稳稳地搬到药房里铺好的床上,不敢多看一眼,放下后随即来到沐惜月跟前复命。
“辛苦了。”她礼貌道谢,在他们走时让他们通知武王过来,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武王便急匆匆赶过来,一开口先是问景墨的状况,“皇兄情况如何?”
“暂时没有起色。”沐惜月面色黯淡一瞬,“关于返京,你如何打算?”
谈及正事,武王摆正态度,拿出战场厮杀的气场与沉稳,稳妥开口,“我的建议,是立即返京。”
“原因。”
“首先,京城里各种物资充足,不会出现紧缺;其次,京城防备更严密,皇兄的安全更有保证;再次,辽安县需要时间休养生息,继续留在这里只会吸引更多的不轨之徒。”
有理有据,条理分明。
将沐惜月的考虑一并交代清楚,好像没有不返京的理由。
除了唯一一条——“我担心景墨的身体,返京毕竟长途跋涉,途中药材缺少会使麻烦加剧。”沐惜月沉声提醒他。
唯一的一条,却是最重要的一条。
才有条不紊的武王陷入为难,返京与否,都对景墨有利有弊,眼下只能权衡利弊,取轻行之。
“我与睦洲李太医再商量一下。”暂时无法抉择,她决定听听其他两人的意见。
季睦洲的回答与武王别无二致,李太医则是在考虑景墨的身体状况。
长途跋涉固然是个不稳定的因素,但留在这里,无异于坐以待毙,更何况宫中尚不稳定,朝廷久缺主事之人,怕是不过三日便会打乱。
“依老朽愚见,应当返京。”
结果很明显。
返京日程定于一日后,一方面留出充足时间收拾打包以及队伍休整,另一方面也有足够的时间备齐需要的药材。
孟津还未彻底摆脱嫌疑,在武王亲信的看守下管理着地牢里的一众。
好在先前撤回去不少,不然现在更加麻烦。
季睦洲在县里连夜找出一辆大马车,足够睡下一人,须得四匹马拉车。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他们根本就不管
这样一来,空间虽然够,但路上就会更加不稳定,一旦出了问题,更难解决。
但他们都是赶鸭子上架,只能做到能力内的尽可能完美,为了景墨的舒适度考虑,这是最好的安排。
一共分了两批人,孟津与武王的亲信以及景墨派给沐惜月的一半暗卫带着大队人先行离开,剩下武王带着Jing锐押送顾兴元,季睦洲与另一半暗卫保护马车。
马车上有足够三日使用的药材,李太医常驻马车里。
锐减了大半人数的小分队显得不那么惹人注目,回去的时候尽可能挑大路行走,尽管路远了些,却增加了安全度。
途中还可补给生活用品。
安排好大家浩浩荡荡地离开,兵分两路。
为了保持马车的稳定性,在小路上行走得格外慢。
李太医和沐惜月坐在马车上,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两人默契地没有多说话,安静地为他试验,每一道药都调配得小心谨慎,然而景墨只是平稳呼吸着,没有任何清醒的迹象。
“皇上这样的状况,老朽曾见过几次。”又一次失败后,他主动开口,“除了不能醒来,其他与常人无异。”
“后来呢?”她轻抚着景墨的脸庞,感受着他皮肤下淡淡的温度。
“……恐怕一辈子都会那样了。”他说完才发觉不该提及,忙又转口,“不过也不尽然。”
沐惜月作为一个医生,当然见过不少这样的情况,对他的说法也不沮丧,点点头诚实地接话,“事在人为。”
人不一定胜天,但不作为,一定胜不了天。
医学奇迹那么多,想必多他一个也不多。
辽安县的确各种设备欠缺,她自己闲来无事研究的东西也带不过来,只有回到京城,才能放开手治疗他。
但她的方法肯定不为太医院所接受,为免落人口实,她并未在李太医面前提及过。
李太医大概也看出她有所保留,有时会试探两句,可她不松口,他也就无从得知。
启程的半日还算顺利,没有任何异常,停留的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