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爷叹了口气,说道:“行了,别抱怨了!还是想想怎么解决此事吧!”
停顿了片刻之后,国公爷又问道:“与童家的亲事,你打算如何?”
“还能如何?童家大姑娘做出那样的事来,难道还要将她娶进门吗?!”苏二爷气哼哼的说道。
“既然是童家不义在先,那咱们也用不着跟她们客气,寻个日子登门退了这门亲事便是。”国公爷开口说道。
“亲事自然是要退的!”苏二爷咬着后槽牙说道。“可就这么退了亲事,岂不是太便宜童家了?我的名声受损,童家难逃干系!”
“你还想如何?”听完苏二爷的话,国公爷不由得皱了皱眉。
“当时登门下定,我可是花了不少的银子。最起码,得将聘礼要回来!”苏二爷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国公爷眉尖微微抖动,没想到这个弟弟竟如此小气,丝毫没有男子该有的风度!
苏二爷跟国公爷诉苦了一番,越发觉得自己的话有道理。不等国公爷开口送客,他便急急地起身离开了。
国公爷看着苏二爷那匆匆的背影,忍不住摇头。“都是叫阿娘给惯坏了!”
不过,他这个做兄长的也有错!明知道弟弟长歪了,也没有及时的纠正,任由他变成这副斤斤计较的模样!
苏承安从外头进来,远远地瞧见苏二爷的身影,心里便大概有了数。
“父亲打算出手帮二叔收拾烂摊子?”苏承安淡淡的撤回视线后,轻声问道。
国公爷转身,缓缓地踏进屋子。“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无论如何,你二叔也是姓苏的,他遭人耻笑,咱们国公府面子上也无光。”
苏承安点了点头,是这个理。
苏二爷丢脸,也就是国公府丢脸。此事若不压下去,对苏家的声誉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更何况,此事并不单纯,若没有人推波助澜,这事儿也不会闹得人尽皆知。
父子俩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心知肚明。
有了国公爷出手,流言蜚语很快就被压制了下去。而京中最不缺的就是新鲜事,不是纨绔子弟为了花魁大打出手,就是哪个官员养外室被家里的母老虎知道闹着要和离,那Jing彩程度可比苏二爷这桩要香艳多了。
苏二爷难得果断了一次,出了国公府的门,就去了童府。见了童夫人,他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只将庚帖归还,要求退还聘礼。
童夫人自知理亏,哪里敢说半个不字,不仅将聘礼给退了,还倒贴了不少的礼物赔罪。
苏二爷连推辞一下的动作都没有,脸不红心不跳的收下了。
苏二爷带着人大摇大摆的抬着聘礼离开,周围的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如此一来,大伙儿都知道苏家去童家退了亲,自然少不得又是一阵指指点点。
“这童家大姑娘平时看着是个安分的,没想到竟做下如此不堪之事,真真是丢尽了童家的脸!”
“能养出这样的闺女来,可见童家的家风也并非传闻中那般清正!”
“童大人的半生清誉都叫这个女儿给毁了!可悲可叹啊!”
“童夫人以后怕是都没脸出门见人了!”
这些风言风语传到童夫人耳朵里时,她早已麻木。旁人如何议论她,她可以不理会,她苦恼的是不知该如何向主子交待。
第750章 师出有名
童夫人知道此事瞒不住,迟早会传到主子的耳朵里去,于是认命的修书一封,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详细的说了一遍,又惶恐的在书信里请了罪。
她不求主子原谅,但盼着主子能早些让她离开京都这是非之地,早些去陵城与之团聚。
花开并蒂,各表一枝。
且说凌封回到陵城之后,本想干一番大事业,却发现原先一条船上的那些官员竟隐隐有了异心,言谈间也是对凌家索求之事避而不谈。
不仅如此,养在山里的那支私军也对军饷的一降再降感到不满,若非他及时的揪出闹事之人,杀鸡儆猴,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大的乱子。
那支私军他耗费了多少心思,又花了多少银子养着。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军开拔,粮草先行!加上他在京都十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没有银子驱使,这些人恐怕不会认他这个主人!
凌封为了银子头疼,不知想了多少法子,可搜刮上来的银子始终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
诸多的不顺,让他焦头烂额,嘴里起了好几个燎泡。
“陵城本就不如江南富裕,捉襟见肘也在情理之中。若能拿下几个富庶之地,何愁没有大笔进账?”谋士们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只相处这么一个法子来。
“陵州的官员胃口越来越大,办事也不如以往尽心,但凡散播点儿什么消息出去,可就大事不妙了!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请主君下令!我等愿效犬马之劳,誓死追随!”
“殿下!”
能跟着凌封的,都有着建功立业的决心和野心。有人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