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半年,就指望着最后的收成。寒露一到,小柳树村也进入冬天了,一场接着一场的雨没完没了,动作稍晚,成熟的稻子收割不及就可能倒伏烂在地里,导致颗粒无收!
这事可开不得半点玩笑。
“不成,我得去跟阿婉说说!”
“唉~唉,你这人怎么说风就是雨啊?阿婉这会儿怕是正忙得脚不沾地,你去找她凑什么热闹?”三婶儿反手就是一抓,抓着自家老头子的衣襟将人拖住。
“阿婉心里有成算着呢,哪里用得着你提醒。”
“就干到巳时,时辰一到准点开秤收茶,过后就收工了,哪能让人没黑天没白天的还顶着大太阳熬啊?”
“就做一大早上的活,庄户人家哪里就这么娇贵了?”三婶儿的那点睡意经这么一打岔也没了,干脆坐起来,“人阿婉这回做的可是好事,村里人现在谁不夸她,我说你不会还对她有意见吧?”
“咱家云川和他媳妇昨儿就拿了一百三十个钱回来!”三婶儿对江里正怒目而视,大有老头子不识好歹就要发火的趋势。
一天一百三十个钱啊!这要做上个十天就是一两多银子,虽然他们家不缺吃穿,比一般的人家殷实,可还是很少见到白花花的银子。
江里正家自然也是三婶儿管家,一想到他们家也将有那么多钱,怎不让人激动?
“哼,就知道打这些小算盘。”江里正冷哼一声,伸手就去拿床头的旱烟杆,这是不打算再睡了。
“昨儿听云川说,他炒的茶都浪费了,这可是贴心贴肺的教大家伙儿本事。”江里正这是回答三婶儿上一个问题,他的意思是自己怎么可能还会对江婉有意见?
“是啊,想不到这人变起来这么快!”三婶儿也心有感触,“以前那会儿仗着李文盛考中了功名,一副鼻孔朝天看不起人的样子,这才过去多久?都带着大伙儿挣钱了。”
“要说阿婉也是村里人看着长大的孩子,打小就聪慧勤快,要不老秀才也不会把她留在家里。”
“这些年她吃的苦也不少,虽然后来……不大像样子,但那也是日子艰难。还有江德纲一家,也没少给她找麻烦。”
三婶儿和江里正谈论起江婉,大多发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慨,好处被一再的放大,就连过去原主江氏的泼辣和刻薄也都自动自发的给出了新的诠释。
人的天性大多如此。人生多艰,总得多些宽容才能继续向前。
……
此时得到江里正重新评价的江婉全然不知,她当真忙得快要脚不沾地了。
如果江里正问起,她肯定回他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幸亏有以前主持项目的经验在,不然面对着村里乍乍呼呼的村民,当真会头痛欲裂。
好在经过昨天的训练和配合,作坊里总算是能出产合格的炒茶了。
红茶的制作过程与绿茶又全然不同,过了萎凋、揉捻,还有更重要的发酵、烘干,又需要另外培训人手。
茶叶本身对小柳树村的村民来说,都是个稀罕的物什,况且还是江婉改良的产品,无论大事小情,一个个的都只会朝江婉喊。
好在这种情况随着村民们对江婉张贴出来的工作流程慢慢熟悉之后才渐渐缓解。
等到日上中天,采茶队收工,作坊里已经有模有样起来。
江婉拈了点刚炒好的茶叶在手,鼻端的清香味儿十分醇厚,轻轻一捻,立即碎成末儿,而且茶叶的形状十分漂亮。
想想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茶,珍贵又难得,江婉思索着要做什么样的噱头。
只是她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就听许氏从外头进来,“东家,有人找!”
这几天有人找才是正常情况,江婉不以为然的挥了挥手,“炒茶的事不明白的就去问云川,采茶你跟人家说清楚。”
江婉此时才体会到田大娘夸她儿媳妇的话并不夸张,许氏的确很能干,她虽然认字不多,但记性极好,已经能负责起采茶队妇女的管理工作。
第170章 平等的地位
“想不到江东家已经红红火火的开始了,果真了不得!”
江婉才埋下头去检查炒好的茶叶,琢磨着分级的事,就听到身后传来和气的笑声。
别人是人如其名,搁在张东家身上那就是笑声如其人了。只要听到那温温和和的笑声,就感觉像看到了弥勒佛似的,让人事先心生了三分好感。
“张东家!”她扭头果然就看到了跟张易之的长相出入不大的那张脸。“我正琢磨着要就城里去找你呢,正好你就来了。”
江婉忙客气的将人往作坊里面让。
张东家跟在后面环视四周,一时内心震动。
他刚接触清茶,慕的是儿子同窗父亲的举人之名,结果他兴冲冲去到李家,见到的是儿子同窗的娘。
当初他就被这位妇人关于茶的知识之渊博而吸引,产生信任,并就生意的合作达成共识。
但这一晃就是好些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