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心而论,赵氏对李慧淑也是真的掏心掏肺了,就是当初李慧淑心仪晏池一事,赵氏也是替她争取过的,但章氏无意结亲,赵氏总不能厚着脸皮死缠烂打吧?
再就是后来李慧淑的婚事,赵氏也是几番打探,确定安喜县主那位表兄确实人品才华都极为出众,这才替她定了亲。
可以说,只要李慧淑嫁过去之后能安心过日子,她这辈子就绝对不会过得差了。
可是……
李慧淑能安心过日子吗?
从前赵氏和李慧娴还想着,李慧淑只是年少不懂事,等到嫁了人总能收心好好过日子的,但现在看来,李慧淑又哪里有半点要收心的样子?
李慧娴无奈之下,也只能希望李慧淑好歹不要将自己的日子弄得一团糟吧。
在李慧娴想着这些的时候,李氏与周氏也寒暄得差不多了。
两人互相道了别,尔后各自上了马车离去。
回到陆府,陆寻没有与卫氏等人一起回内宅,而是先往了晏池那里去,离府之前,她可是说过的,要给晏池带糖吃的。
话自然是玩笑话,不过陆寻这时确实想寻了晏池说说话。
晏池这时仍是在书房里看书。
春闱马上就要放榜了,若是能榜上有名,紧接着就是殿试,自然容不得半点的轻忽。
对于陆寻时不时的就往晏池的书房里跑,砚台如今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先是向陆寻问了好,然后又转身冲着书房里通报:“公子,三姑娘来了。”
然后都不等晏池回应,就又退到了一边去。
不是砚台自作主张,而是,这几年来,但凡是三姑娘来寻自家公子,又有哪次是被拒之门外的?
砚台都已经习惯了。
陆寻进了书房,便见着晏池正将手里的书本放下,陆寻随意瞟了一眼,见是一本关于策问的书,心下便也了然。
殿试只考策问。
晏池想来也是对自己信心十足,才会如此按捺得住性子。
她在晏池对面坐下,冲着晏池嘻嘻一笑:“三哥这是在临时抱佛脚吗?”
进来送茶水点心的砚台闻言有点牙酸。
自从春闱结束,在等待放榜的这段时间里,二夫人可比自家公子还要紧张多了,平时更是听不得任何寓意不好的话。
就三姑娘这话,若是被二夫人听到了……
当然了,砚台也知道,自家公子爷是绝不会将这话转达给二夫人知道的,至于砚台自己,他又哪里敢去二夫人那里嚼舌头?
待砚台退下之后,晏池这才扬眉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陆寻顿时便乐了。
好半晌,她才道:“三哥,你这话要是被二伯母听到了,她只怕又该忐忑不安了。”
晏池笑了笑没说话。
陆寻于是话锋一转,“三哥,先前我可是说了的,回来要给你带糖吃,给,拿着!”
第176章 求助
陆寻说着话,往晏池的手里放了一粒糖。
低头看着手心里的糖,晏池有些哭笑不得。
陆寻被晏池的反应逗得直乐,自己笑了一会儿,这才与晏池说起今天去刘府的见闻:“……那刘家大夫人一副慈祥祖母的模样,结果见了文哥儿要哭便立马变了脸色,就这样还心心念念的想要将文哥儿抱到她院子里去养,文哥儿要真是被她养在身边,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呢!”
一边说着话,陆寻一边撇了撇嘴。
她前世好歹也是嫁过人的,程家的后宅比起刘家来还要更复杂一些,在程家那样的地方都呆了十几年,又哪里能看不透刘家内宅里的那点事儿?
“大姐姐当初没出嫁的时候,脾气也是再好不过的,这才出嫁几年就比从前强硬了许多,想来也是被那刘家大夫人搓磨的,好在大姐姐还有咱们陆家作依靠,那刘家大夫人总是不敢太过分,否则啊……”
陆寻都快长吁短叹了。
晏池见了忍不住发笑。
三妹妹似乎就有这样的习惯,明明自己年纪不大,倒是时常替身边的人Cao心,四年前是如此,四年后还是如此。
陆寻也没等晏池有所回应,这几年只要晏池在陆府,她遇到什么事时便总是会跑到晏池这里来诉说一番,也不一定是需要晏池帮忙,只是觉得,只要晏池听着她说话,她便能觉得心安了。
“三哥……”陆寻将陆滢的事说完,突然正色道,“你瞧瞧,这嫁人对女子来说就像是投第二次胎,可不就得再小心谨慎不过了,将来我要定亲了,三哥可别忘了多替我掌掌眼!”
才说完,陆寻就忍不住自己乐起来了。
她的婚事,自有卫氏和陆栩盯着,重活一世,只要避开前世那些事,她总不会再嫁去程家,父亲和母亲也总会替她寻一个好夫婿的。
不过……
想着自己再过两个月也十六了,就算卫氏再怎么舍不得她出嫁,她也顶多就能在陆府呆个一两年,之后再想回陆府